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天下刻瓷
编辑

核雕技艺方寸间鬼斧神工传承百年

发布时间:2016-07-08 08:55 来源:海力网 作者:齐媛媛 编辑: 
摘要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这篇曾被纳入中学生语文课本的《核舟记》所描绘的,正是一枚核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这篇曾被纳入中学生语文课本的《核舟记》所描绘的,正是一枚核雕。大连核雕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传承人韩志耀凭借其经典之作让失传500年的《核舟记》奇观重现人间。一颗桃核、一把刻刀,方寸间运刀走刃、扬鞭策马,动静虚实间刻画百年传承。

名词解释

核雕技艺

核雕工艺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有着千余年历史,明清时期最负盛名。 《核舟记》记载的就是明人王叔远在桃核上雕刻“东坡夜游赤壁”的历史史实。《核舟记》也让核雕这种技艺从此名扬天下。如今,这项古老的技艺,已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人们的追捧。作为民间工艺之一,核雕的选材以杏核、橄榄核、桃核等为主,这些果核本身没有价值,但经过雕刻师加工后,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让核雕身价倍增。

一颗桃核 血脉中传承百年

新中国成立前,庄河的青堆子算是当地经济文化中心,韩志耀家传的核雕技艺正源于此。韩志耀外公的父亲把核雕技艺传给外公,外公又传给母亲。可以考证的传承历史,至少百年。

当地有一种小毛桃,其桃核硬度大,可塑性强。每年端午节前,韩志耀的姥爷和母亲就紧着收桃核、刻桃核,忙得不可开交。尽管一家人并未以此为营生,但小小的核雕成了活广告,十里八村的乡亲喜欢他家的核雕,一个端午节靠雕桃核赚的钱已很可观。

母亲和姥爷雕桃核,韩志耀跟着看,看多了就捡个桃核学着刻。他的第一个成品是个花篮,“找根绳一拴,挂在脖子上,美滋滋的。 ”韩志耀在初中系统学习了美术应用,并无家人强迫,他选择了雕刻这一门类。“所谓传承,应该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韩志耀说。

历史上的桃核是风雅之物,备受文人墨客喜爱。可传到韩志耀外公那一辈儿,一些精湛的技艺已经失传。韩志耀的外公、母亲的雕刻题材多以花篮、十二生肖、八大神仙为主,传递民间吉祥的寓意,但往往形式过于简易、单调,核雕也渐渐成为一种冷门艺术,留给后辈可借鉴的东西十分有限。韩志耀开始琢磨,他要让小小的桃核呈现更多的可能性,要在方寸之间融入文化艺术的韵味。

上世纪70年代,他开始用核雕讲述童话故事,从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搂草筐里的顽童,从精致的镂空摆件再到历代文化名人,核雕中综合了很多制造业工艺,并进行艺术化和想象力的处理和加工。

一把刻刀 方寸间鬼斧神工

一颗桃核,一把刻刀。韩志耀的工作间其实是家中阳台。夏日午后的阳光照进不足3平方米的空间,工作台上摆满了桃核,韩志耀拿起一个端详半天,又放下。几次三番,他选中一颗,刻刀所及之处,桃核沫四下飞扬,落在韩志耀花白的头发上。转眼间,一匹雪狼轮廓呼之欲出,一雕一刻无不依桃核纹路而来。

核雕这种在果核上创作的雕刻艺术,其体量只在方寸间。其之所以艺冠众工,一方面因其“小”,另一方面也因桃核纹理“任性”,难于把控。在果核上施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如同在刀尖上舞蹈。刀锋游走如行云流水,靠的是运刀走刃的技艺和扬鞭策马的果敢。核雕虽小,却能容大千世界于方寸之间。

一个传奇《核舟记》技惊四座

人们对核雕技艺的了解,往往来自明代魏学洢的传世之作《核舟记》,但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直至2001年,国家级非遗经典之作问世,再现500年前的《核舟记》,大连的核雕技艺出现了质的飞跃。

创作《核舟记》之前,韩志耀对此文并无过多研究。此前,一位核雕的研究员穷极一生都在研究核舟记,临终前只留下一句:“这篇文章太夸张。 ”而一次在沈阳参展,一位辽大的教授看到他雕刻的小船都没开窗,建议他研究一下《核舟记》——核雕在500年前就能开窗。

韩志耀从沈阳回来并未停歇,立刻钻进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他根据《核舟记》逐字逐句进行推论。文中说,“高可二黍许……”这里说的是核舟的窗高。经过咨询辽师大和沈阳农大相关专家,韩志耀得知,这里所说的“黍”应该是浙江温州一带的大黄米。他便跑到市场上去找这种大黄米,精准地再现了“二黍”原貌。

在“开窗”的过程中,窗是向上开还是向下开?韩志耀修改了10个版本,通过研究苏东坡的政治落难身份等历史背景,同时兼顾艺术作品的美观,最终定稿版于2001年发表。“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韩志耀的核雕作品《核舟记》仿佛穿越500年时空,给魏学洢的文字加上了实景陈述的注脚。在一个桃核雕出的小船上开出8扇窗,打开每扇窗还可见其内景,船上人物神情姿态无不生动明了。韩志耀的《核舟记》在北京参展时,技惊四座。看到作品生动诠释“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这一难度系数超高的细节,一位白髯老者的眼镜都掉到了地上。

在桃核上开出8扇窗,韩志耀成为国内第一人。文人记载的核雕奇闻从此也有了深刻的解读,终于没有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凭此作品,韩志耀在2001年夺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核舟记》也为大连的核雕技艺叩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大门。此后,韩志耀技艺日渐精进,24画舫上洞开了24扇窗,核舟大观则开到了44扇窗。而且每扇窗都是镂空的,仅从数字上就无人能望其项背。其作品《清明上河图》,在69只桃核上精雕细刻出100多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为创作这一作品,耗时3年,仅桃核就用掉了2000多只。

一脉相承 核雕技艺期待“学院派”

常年专注于核雕技艺,韩志耀的一双手布满了深深浅浅的伤疤,接受记者采访,他更愿意站着——多年伏案雕刻积劳成疾,腰椎间盘时常提出“抗议”。“核雕的传承不仅仅在于技艺方面交接棒。 ”韩志耀认为,核雕作为一项冷门项目,创造力比技巧更来得重要。所以,他经常坐在工作室里,对着满工作台的桃核“相面”,一坐就是大半天。“我希望自己刻出来的桃核有个性、有灵魂,而非人云亦云。 ”韩志耀说,他希望他的徒弟们也能对核雕如此专注。

今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评定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此前的家族式传承,已拓展为社会化传承。韩志耀觉得,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件好事。随着大连“核雕韩”声名远播,不少年轻人从外地找上门来求艺,他的儿女也跟随父亲学习桃核雕,韩志耀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核雕艺术迫切需要传承。”韩志耀感叹,但徒弟中暂时还没有人能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采访中,韩志耀希望能有“学院派”的徒弟出现,“他们不仅仅有深厚的美术功底,更有创新能力,在艺术的创作上前卫、大胆。 ”在韩志耀看来,传统的核雕虽然被称之为雕“虫”小技,但它需要突破格局的想象力。

韩志耀还有一大愿望是能做一个核雕博物馆,“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想沉下心来多创作一些作品。把我们这一代关于核雕的印记留给历史、留给后世。 ”韩志耀说,这也无异于一种传承。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核雕 文化 艺术 美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热列祝贺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10日在国家博物馆盛大开幕
下一篇:古朴奔放—中国北方剔花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