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艺术鉴赏
编辑

暗香疏影寄梅情:解析梅花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16-07-18 15:50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白頔 编辑: 
摘要   梅花以其艳丽的色彩、浓郁的芳香、婀娜多奇的风姿,自古以来深受文人士大夫青睐。人们赋予梅花以美好的名称, 或称之为“雪中高士”,或与兰、菊、竹并誉为“四君子”, 或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种梅、育梅、赏梅、画梅、爱梅也成为了文人雅士们的一种独特喜好,也产生了诸多与梅有关的典故、习俗和物件。

1.jpg
梅花

2.jpg
清 萧晨 《踏雪寻梅图》 青岛博物馆藏

3.jpg
清道光珊瑚红地白梅花纹盖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梅花以其艳丽的色彩、浓郁的芳香、婀娜多奇的风姿,自古以来深受文人士大夫青睐。人们赋予梅花以美好的名称, 或称之为“雪中高士”,或与兰、菊、竹并誉为“四君子”, 或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种梅、育梅、赏梅、画梅、爱梅也成为了文人雅士们的一种独特喜好,也产生了诸多与梅有关的典故、习俗和物件。

清雅之赏梅为品

4.jpg
明代 《汉武帝上林出猎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自秦汉开始,人们开始逐渐学会欣赏花之美。汉代《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当时的梅花种类,有江梅、宫粉两型,并灼灼绽放到了今天。可见约两千年前,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绿化了,亦可知古人品味偏于清幽雅淡。

5.jpg
国清寺隋梅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梅树之一

隋唐至五代,艺梅、品梅之风更加盛行,加之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等大家的诗咏流传南北,从此一枝梅影、深入人心。隋唐之际,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主章安大师,于大雄宝殿右侧梅亭手植一棵梅树,至今,主干枯而复生,桠枝生机茂盛,逢春则繁花满树。那一脉馨香,千载而下,一直缭绕梦魂,相随左右。

粉黛之施梅为妆

6.jpg
《梅花仕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说在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有位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于宫殿的檐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吹过,梅花片片飞落,其中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梅花渍染,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这种打扮也被人称为“梅花妆”。

7.jpg
清光绪黄地粉彩花卉纹粉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梅花妆”后来有所发展,不只是梅花形,也有动物形,比如小鸟小鱼小蝴蝶;材料也不只是梅花,还有金箔、纸片、玉片、干花片、鱼鳞片,最妙的是用蜻蜓翅膀。宋人陶谷在《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花子”就是贴花,把蜻蜓翅膀剪成花瓣形,涂上金粉,贴在额上,显得更为轻薄精致。到了宋代以后,女子渐渐不贴花了,但后来还是会用“梅花妆”一词来形容艳妆或精致的妆容。

风雅之赠梅为礼

8.jpg
杨云 《折梅图》 扇面

历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赠梅典故来自南朝诗人陆凯。他行走于横浦驿( 今广东北江翁源) 梅岭之时,忽忆长安好友范晔,便折梅一枝,托驿使送去,并附纸赠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这实属秀才人情,却温情至极,也浪漫至极。

9.jpg
清代梅花玉版笺

到了讲究细节的清代,连书写的信纸都精致到极致了,竟与梅花紧密相连,泥金冰纹的梅花玉版笺应运而生,成为当时最好的笺纸。冰梅底纹使得落笔便生清新雅逸之气,如风送落梅香。

墨花之美梅为画

10.jpg
北宋梅谱

梅,很早就进入了画家们的视野。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南朝梁代张僧繇画有《咏梅图》,这或许是画史上关于梅花的最早记录。到了北宋,擅画梅花的画家愈见增多,技巧也愈发多样而成熟。于是,画梅的图谱和专著也相继出现了。

11.jpg
元 王冕 《墨梅图》上海博物馆藏

进入元代之后,梅花成为体现文人士大夫君子气节精神表征。水墨花卉一路也比宋代更加脱略形骸、自由奔逸。元末王冕墨梅画的出现,以及他被世人称颂的“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人品与画品的高度统一,预示着此类题材进入了更加纯粹的托物言志时代。

12.jpg
清 汪士慎 《梅花图》 上海博物馆藏

王冕出身农家,由于他轻功名而斥权贵,为了画梅,他在九旦山植梅千株,下笔俱为水墨,洋洋洒洒,密密匝匝,“墨渍”、“圈瓣”画法皆有,以“圈瓣”法为多。清代扬州八怪中的罗聘、汪士慎、金冬心的梅花作品无不受其影响。

文雅之风梅为诗

13.jpg
杨运 《摽有梅》 扇面

《诗经•召南》里曾有“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倾筐堲之。求我庶士,迨其谓兮”。由此可见,最初梅在古代诗歌中是美丽爱情和美丽青春的象征。

14.jpg
宋 岩叟《梅花诗意图》 弗利尔美术馆藏

王安石《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梅凌寒傲霜、清高出尘的风骨,也是自古以来文人最欣赏、追求的风骨。

15.jpg
清雍正粉彩梅花纹碗

宋词里有词牌“一剪梅(腊梅香)”,很多人填过词。比如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梅花成为女词人笔下自己青春流逝和闲愁的象征。爱国大诗人陆游,也有写梅花的名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亦成为他高洁品格的化身。

16.jpg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武汉市博物馆藏

当然,最为深入人心的描写梅花的句子,还是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位一生不娶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和靖,可谓是爱梅爱到极致的文人,有“梅妻鹤子”之说。他种梅、赏梅、卖梅,过着恬然自乐的生活,常在梅园里独自吟诗。

酒器之用梅为名

17.jpg
宋代吉州窑黑釉花鸟纹梅瓶一对

自唐宋代以来,梅花的印记开始逐渐遍布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比如梅瓶。《长物志》云:“古铜壶、龙泉、均州瓶有极高大二三尺者,别无可用,冬日投以硫磺,斫大枝梅花插供亦得”。正因为用来插了梅花枝,被梅花情结浓厚的文人改称“梅瓶”。即使瓶口上没有插花,它耸肩而立的安静模样,如同冰清玉洁的美人,散发着梅花般的幽姿逸韵。

18.jpg
青花龙穿花纹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还有一种更为广泛的说法是,梅瓶是一种用来盛酒的瓶子,也称为“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19.jpg
清康熙祭红釉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随着社会的发展,梅瓶逐渐具有了陈设装饰的功能,甚至还常被作为冥器随葬,桂林明代藩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的梅瓶便是明证。这些梅瓶已成为上层统治者等级地位的标志和“风水”寓意的象征。 明中晚期以后,梅瓶的观赏陈设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清代梅瓶多为传世品,这应与梅瓶此时主要用于陈设装饰有关。

20.jpg
《梅花绶带图》 清 沈铨

以上这些与梅有关的种种事物,都说明了梅花以其凌风傲骨、不惧严寒的特质,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坚毅、高雅品格的绝好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此同时,梅花所拥有的强悍生命力也令人赞叹不已,并且还将一如既往地承载着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四君子” 梅花 古代文人 地位 艺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丁邦海刻瓷作品欣赏——《十二生肖》刻瓷瓶系列(线刻工艺)
下一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鹏 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