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天下刻瓷
编辑

清代、民国时期的刻瓷艺术简介

发布时间:2017-01-03 10:00 来源:大众网  编辑: 
摘要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刻瓷作品,品种已多达十几种。作品以素白瓷胎为载体,镌刻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在镌刻刀法上多采用线刻法,以线的疏密排列组合成花面,刻后填以墨色,形成墨白灰的效果,其风格如同素描写生,与晶莹光洁的瓷胎相呼应,呈现出清秀高雅的艺术特点。流畅的线条,合理的编排,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刻瓷艺人的高超工艺水平。由于填用墨色,抗氧力强,作品保存至今仍光彩如初。

刻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采用钻石等硬质工具在瓷器上镌刻出山水、花鸟、动物、人物、书法等纹饰,根据画面需要再填以墨彩。刻瓷作品观之有形,触之有感,既有“金石之韵”又有“笔墨情趣”,风格迥异,自成一科,极具魅力。

一件体量不大的精美刻瓷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数天或数十天的刀雕凿刻才能完成。刻瓷与其它陶瓷装饰技法相比,要求制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绘画基础,更要掌握娴熟的镌刻技法。众所周知,瓷器硬度高,釉面光滑,既硬又脆,需用坚硬的工具进行雕刻,关键部位一刀失误将前功尽弃。古往今来,学画者众,事刻瓷者寡,历存的刻瓷作品数量也因此较少,透过这些存世不多的刻瓷作品,其发展轨迹渐呈世人。

一、刻瓷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素以“康乾盛世”著称的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济发展,国泰民安,雄厚的经济基础推动了各类制造业空前繁荣。三朝统治者深谙汉文化,对陶瓷更是情有独钟,先后为制瓷业的恢复和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白银,并委派专职官员督理,将制瓷业推向了历史新高。“仅景德镇有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十万”(清唐英《陶冶图说》),皇帝本人也都频繁过问瓷器生产,时常亲自指定瓷器的造型、纹样、色彩和款识。康熙帝甚至把窑炉建在紫禁城内的养心殿旁边,以便随时察看,还曾提倡把从欧洲进口的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创烧出了瓷胎珐琅彩。乾隆帝喜文善武,嗜古成癖,凡过目喜之的瓷器,多即兴提笔赋诗赞颂之,并直接书题于产品之上。在他所做的诗词中有199首是赞美瓷器的,如“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 (题白玉金边瓷胎);又如“出自虞朝几万秋,舜帝传下至今留,淘成宝器供皇用,异国西洋景德求,源源商贾颁天下,灿灿霞光遍九州,于今技艺多精巧,赛玉欺珍玳瑁羞” (题瓷如意枕)。为将皇帝的墨迹永世保留,宫内的能工巧匠用硬质工具将其刻凿,并填以墨色,墨色浸入瓷胎之内,经久不变。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陶瓷藏品中,有一件宋代汝窑产品“洗”(图1,摄影作者:辛达),在其底部刻有跋文:“淡青冰裂细纹披,秘器犹存修内遗,古丙科为今甲第,人材叹尔或如斯。乾隆甲午春御题”和“双龙乾卦”圆章。文字用隶书写之,字体规整犀利,编排错落有致,用金属尖凿刀面刻法镌刻,边沿整齐,不失字韵,这是目前笔者见到的年代最早的一件刻瓷艺术作品。在瓷器底部中央还刻有一个“丙”字,“丙”字的镌刻与正文相比明显粗糙,精细度相差较大。“丙”字表示什么?何时刻制?说法不一,尚待考证。有一点比较明确,“丙”字的刻制表明在乾隆赋诗之前已存在使用硬质工具在瓷器上刻字这一技术。但笔者认为,个别字体的刻制并不能构成艺术效果,不能作为刻瓷艺术起源之证。

在乾隆年间已经有人将山水等纹饰镌刻于瓷板之上,再用紫檀木镶边,做成挂屏供室内陈设之用。

清光绪年间,刻瓷艺术得到较大发展,用刻瓷技艺装饰的瓷器品种逐渐增多,有花瓶、茶壶、帽筒、罐、缸、盖碗等(图2:光绪白釉刻瓷仕女温器《明清瓷器鉴定》)。

光绪28年(1902年)顺天府府尹陈璧承办工艺学堂,并设有镌刻科,聘请名家华法先生为教师传授刻瓷技艺,学生三十人,朱友麟、陈之光为第一届学员。朱友麟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以刻瓷谋生,成为北京的刻瓷大师,作品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示(图3:朱友麟1912年刻瓷作品《仕女图》;图4:作品局部)。1933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由苏州移居北京,对朱友麟的刻瓷作品一见倾心,他们彼此相互切磋,并密切合作,由大千先生落稿,友麟刻之,其作品多次在张大千先生的展览中出现。陈之光毕业后在北京的瓷器店继续刻瓷,1944年到上海带徒传艺,将刻瓷艺术传入上海,后又从事象牙雕刻的研究。

清末从事刻瓷艺术的艺人逐渐形成了一个行业。在清末烟画的一幅作品中可以看到刻瓷师傅正在依照顾客的要求,在其购买的茶具上雕刻书画(图5),可见刻瓷行业在当时的影响力。曾有人为此编了顺口溜:“叮叮当当刻瓷声,大千世界在其中,有心留得明月在,将伊镶在瓷盘中”,不难让人联起到当时的刻瓷现状。

民国时期,刻瓷艺术继续流传。中国陶瓷馆(淄博)所收藏的清代、民国时期的46件刻瓷作品中有44件源于民国时期(图6、图7、图8、图11)。民国后期,由于政局不稳,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制瓷业落入低谷,可供刻瓷用的瓷胎极度匮乏,刻瓷艺人生活无法保障,纷纷转行另谋生路,能坚持下来的也瘳若晨星,刻瓷业几尽调零。

二、清代、民国时期的刻瓷艺术分析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刻瓷作品,品种已多达十几种。作品以素白瓷胎为载体,镌刻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在镌刻刀法上多采用线刻法,以线的疏密排列组合成花面,刻后填以墨色,形成墨白灰的效果,其风格如同素描写生,与晶莹光洁的瓷胎相呼应,呈现出清秀高雅的艺术特点。流畅的线条,合理的编排,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刻瓷艺人的高超工艺水平。由于填用墨色,抗氧力强,作品保存至今仍光彩如初。

清代刻瓷仕女大花瓶(图9),高53厘米,画面吸取了中国界画艺术的特点,构图采用了通景式,以楼阁、树石将花面场景构为三层,50多位人物穿插按排在楼台庭院之中,有聚有散,疏密得体。人物肢体语言生动,神态丰富。镌刻的线条刚劲流畅,精致细腻,虽只有墨色的变化,却将清代宫庭艺术的繁缛华丽和精巧细致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底款的“储秀宫制”表明此作品为清代光绪时期宫内陈设用品。

清代刻瓷笔筒为宫廷造办处工匠刻制(图10),底款也为“储秀宫制”,画面以山石、楼台亭阁为主,配以人物三十多位,风格与清代宫廷画家画风相吻,作品镌刻精细,实为刻瓷作品中的精品。

民间的刻瓷作品所用瓷胎的质地和规整度都较差,不能与官窑产品相比。画面多以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题材,构图多将主题布于器型正面,背面落跋文。艺术风格表现为简捷、明快、疏朗,注重神韵,镌刻的线条流畅潇洒,随意性强,不足之处是形体结构准确性较差(图7)。

清末刻瓷大缸(图11),画面为通景山水,以正面亭楼房舍为主,配以近水远山,八十多位人物活动其中,构图紧凑,布局合理,气势磅大。线条镌刻得虽细腻,但结构细微处刻画不足,明显出自民间艺人之手。

分析清代和民国时期刻瓷作品的镌刻技法,其使用工具有两种:一是高碳钢锥形尖刀;二是钻石刻线刀。其镌刻工艺流程为:一是在瓷器上用墨书画落稿;二是依据墨稿镌刻;三是刻后填墨;四是打蜡封色。镌刻的刀法也是我们目前常用的“点刻法、线刻法和面刻法”,其技法为:

点刻法——即用锤或木板敲击凿刀,刀尖在瓷面上落痕为点,用点的疏密表现纹饰。

线刻法——击金属刀落痕为点,点的连续排列为线,或用金属尖刀、钻石刻线刀在瓷面上刻划出线条。

面刻法——用点刻法,以点的密集组合为面,或用刻线法,以线的密排为面。

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刻瓷作品上,多用线刻法,用线去组合成面,如人物的头发、山石的暗部等,也有用点刻法刻制的,但所占比例较少(图1、图12:六方刻瓷大花瓶,高60厘米,清代宣统庚戊春刻)。

金属高碳钢锥形尖刀,除了用于刻点外,还可以象钻石刻线刀一样使用,刻出精细的线条,线的痕迹与钻石工具刻出的线条相近,肉眼很难辨别区分。但因金属尖刀的刀面于瓷面接触,摩擦阻力大,在运刀中要消耗很大的手力,而钻石刻钱线,刀面与瓷面接触摩擦力较小,运刀时轻松省力,所以到了后期钻石工具得以普遍应用,刻线就很少使用金属尖刀了。

三、结语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刻瓷作品目前看到的不多,从有限的作品中也不难看出,刻瓷是从最初在瓷器上刻字、刻书法到逐渐发展为陶瓷装饰的一种表现形式,到清末民初已经达到了第一个艺术高峰,正如著名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在其所著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所述“刻瓷工艺最早见于乾隆时期,光绪和民国时期较为流行”。

1.jpg
图一

2.jpg
图二

3.jpg
图三

4.jpg
图四

5.jpg
图五

6.jpg
图六

7.jpg
图七

8.jpg
图八

9.jpg
图九

10.jpg
图十

11.jpg
图十一

12.jpg
图十二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3
关键词: 清代 民国 刻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一带一路”海派瓷韵陶瓷艺术展引关注
下一篇:清代白瓷刻瓷八仙过海故事卷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