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艺术鉴赏
编辑

银壶——宫廷金银细非遗手工艺

发布时间:2018-01-22 10:14:59 来源:一念清净  编辑: 
摘要 中国的非遗工艺大部分都面临失传和断代的危险,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在今天的西方看来依然神秘的东方,有一片辽阔的土地。这片土地滋养了聪明伟大的中国人,这片故土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智慧。

中国人的心灵手巧世人皆知,中国传统手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由古至今一直矗立在世界文化之林。

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1.jpg

大漆工艺,国家级非遗工艺。被誉为“国漆”,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起源于河姆渡文化时期,距今已经6千年历史。

錾刻工艺,随玉石器、骨角器等加工技术演化而来。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金银器上的一些錾刻文、镶嵌和金银错等文物标本可知,这种技术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花丝镶嵌,“燕京八绝”之首,起源于春秋战国金银错工艺。

大浪淘金,明珠俯拾,不一而足,比比皆是。它们曾经的辉煌,让中华文明成为照亮东方的灯塔,傲然而立。

2.jpg

也许是历史的车头转向过快,在我国逐渐式微的一些文化,却在他乡得以更好的发扬和传承。

就如唐朝时期,天子上国,各方来朝。日本遣唐使将中华文化带回故乡,如雕塑、金银细等工艺,甚至围棋、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相扑、马球等技艺,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而其中的银壶工艺,更是在日本不断的钻研改造之下发扬光大,打响了“日本银壶”的名号。本是我族之宝,何以成他山之玉。

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断代。民间工艺精湛的老工匠师散落各处,又大部分埋首操作间,籍籍无名。

他们沉心于工艺的钻研和制作,不屑名利。如蒙镶工艺大师潘德月,如花丝镶嵌大师王树文,如珐琅泰斗米振雄,还有许许多多终其一生择一物而专的老一辈工匠大师。

技艺精湛的老一辈工匠师大都已年事渐高,年轻一辈的又羽翼未丰,有些复杂冷门的工艺甚至目前后继无人。

中国的非遗工艺大部分都面临失传和断代的危险,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非遗传承人的匠师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一件都是珍藏者的个人专属;从工艺的敲琢,材料的精选,每一步,每一点都汇聚了匠师们的匠心倾注。

3.jpg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手工艺 非遗 银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明心悟道 · 赵长刚书法展”将于1月25日在香港分店开幕
下一篇:非遗工匠——竹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