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景德镇陶瓷大学原副校长吕金泉教授以《青花的艺术表达》为题,为学员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董善习、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群星、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吴咏梅、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侯刚以及美术与设计学院张光远老师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项目负责人怀康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吕金泉教授从传统古陶瓷与现代陶瓷作品两方面解读了青花的艺术表达。青花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元代,发展历史悠久,国人的审美对青花也是情有独钟。

他强调陶瓷艺术的组成主要包括了造型、装饰、工艺三个方面,一件陶瓷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除了它有优美的造型,完美的装饰,还有它精湛的工艺。
从装饰方面来看,当在欣赏传统的精美陶瓷时,首先会注意到其构图方式与装饰方式,青花中较为传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由边饰纹样和主题纹样构成。对于立体的器物而言,多种的边饰纹样与多层的构图,构成了一件器物最完美的艺术表达。刻瓷艺术在装饰构图上,亦深谙此道。

他表示在现代青花中,王步青花久负盛名,王步青花具有传统水墨画特点,这样的绘画方式对操作者的要求是较高的,不但要求画者有着深厚的中国国画绘画功底,同样也要求运笔者能够熟练地掌握传统青花艺术的绘制技术。王步的青花作品有深厚的传统水墨的功底,对于传统青花有着很深的研究,但又对于传统的青花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表达,作为这样一种青花的艺术表达,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代诸多艺术家的青花创作,也可以看到许多对陶瓷艺术表达的显著创新与成就。同样,刻瓷艺术在深研传统青花精髓的同时,亦展现出独到的理解与表达。这种基于传统又独具匠心的青花艺术诠释路径,为学员们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创作实践奠定了坚实根基。

吕金泉教授说:“ 青花作为当代的一种艺术表达,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最终所呈现出的效果也不同,其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改变创作的观念。在进行青花艺术表达的过程当中,需要生根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与当下的审美与思想,以及个人对艺术的追求做出积极而有益的对接。在不断地尝试中,青花艺术表达并不纯粹是工艺美术的概念,其更是蕴含了个人的面貌和当代的呈现。”
最后,怀康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吕教授的讲座为学员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与艺术交融的学术盛宴。吕教授的讲解不仅拓展了学员学识,更启发了大家关于陶瓷艺术(尤其是青花)与刻瓷艺术创新融合的深度思考。这场讲座为学员后续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其融汇传统与创新的理念极具借鉴价值。


讲座结束,项目负责人怀康教授为吕金泉教授颁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授课教师聘书并同与会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吕金泉:艺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原副校长,现任教育部美术与设计类考试招生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首届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赣鄱555英才工程”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