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天下刻瓷
编辑

刘金铎:将宝庆瓷刻传承到极致

发布时间:2016-06-01 12:01:17 来源:邵阳城市报 作者: 龙晓 编辑: 
摘要 “宝庆瓷刻源远流长,从清朝开始流传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它源自古老的‘剥玉’和‘号碗’。清朝末年,因鸦片战争战乱,京师的工艺学堂停办,许多瓷刻艺人流向民间,并分流成南北两派。

继承发扬“宝庆瓷刻”

“宝庆瓷刻源远流长,从清朝开始流传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它源自古老的‘剥玉’和‘号碗’。清朝末年,因鸦片战争战乱,京师的工艺学堂停办,许多瓷刻艺人流向民间,并分流成南北两派。旧时,民间操办红白喜事,单门单户的餐具瓷碗不够用,往往要向左邻右舍暂借。一来二去,为了不混淆各家的碗具,新碗买回来后就要找师傅‘号碗’。为求生存,许多流落民间的瓷刻艺人操起了‘号碗’的行当。宝庆瓷刻继承的就是当时的南派瓷刻技艺,目前已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世纪70年代,邵阳的‘号碗’行当生意还相当红火。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这门手艺的当家师傅,现今,这一祖传手艺在刘家已历经了5代。”在城北路那间不大的艺术工作室里,刘金铎回忆道。

“1985年,我从市计算机厂下岗后,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目标,决心继承父辈的宝庆瓷刻传统技艺。老一辈的宝庆瓷刻手艺都是口耳相传,父亲虽精于瓷刻却没有美术基础。传到我手中时,我觉得如果真要继承这门技艺并发扬光大,就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但最初的个人打算是想在大理石上刻出好东西,这一目标在初时十分明确。”

1985年至1988年,刘金铎背上行囊,赴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成人班学习了三年美术基础。油画、国画、美术设计,在系统学习中西方美术理论及实践的同时,他利用闲瑕的时间钻研大理石平面雕刻。大理石质地柔软,刻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调子层次不丰富!黑色的大理石的质地是灰色的,在表现高光、亮部等方面不足。刘金铎的研究囿此良久而不得突破。90年代初,他改变研究方向,将白胎彩釉的瓷器作为自己雕刻的对象。由于瓷器底胚是白色的,釉彩是深色的。他通过锤子、鐕子、平口刀等工具的轻重掌控黑白灰,从而使瓷器上的作品表现出层次丰富的调子。

用自己的刀法讲述雕刻语言

传统、理论、实践,为全面深研瓷刻文化,自2000年开始,刘金铎追随传统瓷刻的发展轨迹,游历大江南北,了解南北瓷刻的特点和技艺要领。北京、天津、山东,每到一处寻访观摩,他都会耐心地向名师和民间艺人学习交流瓷刻经验。有时,遇到守口如瓶的保守师傅,他就购买一些作品回家细细研究,直到掌握要领为止。2002年,历经三年的考察研究,在对瓷刻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后。他确定了自己在瓷刻艺术上的思路与方向,决心将西方绘画手法融入瓷刻艺术,并开始了最艰难的人物肖像瓷刻。

“瓷刻与绘画不同,绘画是在介质上慢慢地把色彩加上去,是一种加法艺术,瓷刻则是在瓷器上一点点削减釉彩和瓷质,是一种减法艺术。加法艺术可以进行修改,但减法艺术不行,需要一气呵成,一刀误刻,前功尽弃!”指着工作室里一些被废弃的半成品,刘金铎讲述着摸索创作过程的艰辛“刚开始创作时,因手法不娴熟,成堆成堆的碗盘瓷器在刀下成为了废品。”

不是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瓷器质坚而脆,对创作工具和手法要求极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量再三,刘金铎开始自制瓷刻工具。他将钢条磨尖作鐕子头,雕刻中途还会停下来自行打磨调整工具。他用三年的时间在不断实践摸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刻瓷刀法:“游丝点刀法”,此法可压、可跳、可弹、可提。用这种刀法技艺进行创作,他揉和自己对素描的理解,加以绘画的表现技法、艺术创作的理念,形成了独特的雕刻语言。

把每一根毛发刻活

静水流深。每当夜深人静时,正是刘金铎在工作室里集中精力全力创作的时候。“心要特别静,如同佛家进入禅定那样。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艺术家不论抽象的、表现的、还是写实的,都需要一颗安静的心,才能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

精细精准。在创作中,受到好友冷军大师的启发,刘金铎在创作中和每根毛发开始“较真”:“毛发是圆的,受光不同,颜色也会随之变化,绝不能一笔带过。当用放大镜去细看作品时,如果发现每根毛发都能呈现出光影和色彩的丰富变化,那这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极品。”正是秉承这样的工匠精神,刘金铎炉火纯青的“游丝点刀法”已媲美画笔,能表现任何绘画能表达的事物。而且宝庆瓷刻在兼具西方绘画韵致美的同时,还具有中国式的金石雕刻之趣,这是西方艺术所达不到的层次。

超越现实。为了在平面上表现出比照片更有立体感的事物,刘金铎研究了相机成像原理和绘画成像原理的区别和优缺点。“照片的对象,因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去表现而不能主观创作,在表达感情和主观意向时存在局限。绘画则是先有创意再有事物的表现,是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我的瓷刻与绘画的创作原理相似,虽然以照片做参照,但表现出来,就是比照片更有主观内涵的艺术作品。”他表示,宝庆瓷刻艺术有三重能力要求,即观察力(眼)、认识能力(脑)和表现能力(手)。此外,还更要注重意念、意象、意境的表达。

传神佳作屡获国际大奖

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达到痴迷的程度时,作品就会美,就会胜出。三十年如一日,刘金铎沉心于自己的瓷刻艺术中,几乎没想过要去各种艺术比赛和展览会争个高低长短。但长年的厚积薄发为他近年来的屡获殊荣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2013年,刘金铎的作品《乔布斯像》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百花杯”上获得金奖。消息传来,刘金铎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也不知道此奖意味着什么。只到朋友前来祝贺,告诉他这个级别的奖项是邵阳工艺美术界有史以来最高的奖项,实现了零的突破!没想到自己居然一下子走上了这么高的艺术台阶,刘金铎兴奋得三天三夜没有睡好觉。之前从未参加过评奖的他,孰料到,三十年孤修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2013年,他的作品《齐白石肖像》获得(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齐白石的孙子齐育文老先生看到作品时无限感叹:“您把我爷爷雕活了,站在作品前,我觉得爷爷就站在眼前一般!”令齐育文所不知道的是,创作这幅作品时,刘金铎参照的仅只是一张从网络上找来的齐白石老人1957年的黑片照片。图片象素不高,照片褪色,甚至有些模糊,已经看不到层次细节。在创作中,刘金铎根据照片中齐白石老人的脸部结构、运用素描表现中块面、立体关系,再度丰富表达了人物的面部骨骼和肌理结构。并运用主观创作方法,立体表现人物脸部的皱纹、老年斑和胡须等细节。同时根据人物生平的性格特点突出表现了齐白石大师的精气神。

2014年,他的作品《泳坛之花》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百花杯”上又获金奖。展览时,有很多人以为瓷刻所表现出来的人物面部水珠是真实的水,都忍不住用手去摸。后来,为了防止过多触摸损坏作品,组委会不得不用玻璃镜框将作品保护起来。

尽精微,致广大,刘金铎坚信,只有把手上的功夫做到极致,世界才会主动跑过来拥抱你。(本文原刊于2016.04.19邵阳城市报)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刻瓷艺人刘金铎的拿手绝活
下一篇:瞧,陶瓷艺术家们将孩童的天真烂漫永远定格在陶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