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艺术鉴赏
编辑

文人瓷画茶器第一品牌——六法園

发布时间:2016-08-30 14:59:47 来源:六法园瓷艺文化 作者:鲁子文 编辑: 
摘要 我一向认为,能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到极致,那就是不凡。六法園的发展心态是恬静,不浮躁的,它并非如同当前不少盲目扩张的品牌那样,器型、纹饰、工艺、色彩面面俱到,但却往往潜藏了模仿的影子。它坚定信念,只做自己认定的事,只专攻于绘画。在风格上,简到极致,繁到极致,笔法细微,分毫毕现,这正是其品牌的诉求与精神所决定的高度。

过去这几年,形形色色的茶器品牌层出不穷,常常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鄙人也是一个爱茶之人,有时会为品到一味好茶,得到一件精美的茶器而庆幸良久。与六法園的邂逅,完全属于偶然,想来也是一种缘分。六法園作为茶器品牌中的后起之秀,完全是一个新面孔。一个新生品牌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当今茶器领域迅速脱颖而出,赢得众多知名人士或官方机构的拥趸,对此我是非常讶异的。

1.jpg
六法園·斗茶图 原矿胎质工笔粉彩卧足杯

走的远了,看的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更多体会。常有朋友问我:某窑口的瓷器怎么样,值不值得收藏?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你自己喜欢吗? 茶器天生都具有含蓄的美,当下的瓷质茶器都有着温润、通透、素雅的特点。但这个新生品牌究竟好在哪里,非金非银,一只茶杯要上千元人民币甚至过万?这曾引起我极大的怀疑,认为其又是一大“炒货”。并非质疑其价位,因为在我此前见过的茶器中,也有比之贵数倍的。对于不太熟悉的品牌,我一般都是持怀疑态度的。即便如此,身边的藏家还是趋之若鹜,常与我提起这个品牌。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实物时,却着实被“惊艳”了一回。

首先,我不得不否定我之前的偏见,所谓“人不可貌相”。虽然这是一个新的品牌,但其工艺及文化却是一个沉淀了半个世纪之久的老字号。在景德镇当地,有不少发源于上世纪50-70年代甚至更早的品牌雏形,六法園便是其中之一。他们依赖于家族传承、师徒相授的工艺传承,以定制、代工为运作渠道。尽管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品牌体系,但却成就了具有家族及师承符号特征的工艺基础。而这些品牌雏形一旦萌发,并且找到合适的表达载体,体现品类的差异性,就会迅速抢占市场。因为这些群体的发展过程中多少都带有某些隐秘性,许多工艺技法的秘诀对外都是秘而不宣的,因此往往有着较高的门槛,产品多难以复制。事实上,不少景德镇本土知名品牌也都是以这种模式创立、发展起来的。

2.jpg
六法園·溯游图 原矿胎质工笔粉彩罗汉杯

其次,从产品格调来看,全手工制作,画工细腻,题材广泛,构思巧妙,全身上下透出古韵和文气;胎体轻薄,胎质如冰似玉,有着极高的“颜值”,让人爱不释手。

此外,物以稀为贵,孤品或者限品的价值是很难估量的,在收藏界,一件藏品的价值往往与存世数量直接对应。如果一件设计精美、工艺精湛,并且极难复制的藏品放在你面前,并且全世界只有90件,那么你还觉得贵吗?然而,限量销售,岂为易事,这就意味着一件件呕心沥血的设计,从进入销售环节开始便已是过去式,如此逼迫着产品不断创新。

事实上,上述所说的还只是茶器本身的工艺与艺术价值,而其背后的文化价值,才更是难以估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六法園在后名窑时代,必定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所谓名窑,个人认为,一般取决于这几个因素:知名度、受众规模,以及产品的过人之处。前两者,是以时间为改变和转移的变量,而后者,则是决定产品与品牌能否长久屹立生存的核心因素。

曾经,贵和祥,小雅,九段烧三大品牌,如同三国时期的三雄争霸,几乎瓜分了景德镇高端品牌茶器市场。但有时“高手在民间”,随着景德镇当地制瓷领域品牌意识的增强,原本潜藏于昏暗作坊中看似普通的工匠艺人重新审视了自身的价值,纷纷创立品牌。并在商业角逐中获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后名窑时代正逐渐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当代景德镇窑口,呈现出两大体系的分立,器与画;而若论风格,则又呈现两大品类,仿古与原创。很显然,六法園是属于后者的。很显然,无论是哪种分类,都将这个品牌置身于一个十分狭窄的空间。而或许正是这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和勇气,引导了其走向极致的征程。

3.jpg
六法園·双鹤图 原矿胎质工笔粉彩铃铛杯

所谓“文而化之,化而用之”,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的素材宝库。然而将文化之“虚体”转化为可赏可观,甚至可品可用的生活器物,将文化根植于心,却并非易事。对于“六法论”,稍微了解过中国传统画论的应该都有所耳闻,但我们往往将其视为仅存于艺术创作领域的“阳春白雪”,并自然地将其与生活划清界限。六法園品牌的诞生,正是打破了这一边界限制,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并且借助宋元美学基因,复原一种真实可感的中式古典文人雅致生活意境。这是一种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质,黑寂中,一轮微光打在素静的白胎上,莹润如玉的光晕隐现出细微的笔墨线条,山水、花鸟、人物、虫鱼、走兽、珍禽,如同步入了山水田园的生活中,沐浴阳光,静听万籁。当下的我们,往往追寻一种自然、放逸的情怀,因此返璞归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这也是六法園茶器画面题材的精妙之处!齐白石笔下为何多为瓜果蔬菜、鸟虫鱼虾,因为那就是生活,真真切切地发生着。

我一向认为,能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到极致,那就是不凡。六法園的发展心态是恬静,不浮躁的,它并非如同当前不少盲目扩张的品牌那样,器型、纹饰、工艺、色彩面面俱到,但却往往潜藏了模仿的影子。它坚定信念,只做自己认定的事,只专攻于绘画。在风格上,简到极致,繁到极致,笔法细微,分毫毕现,这正是其品牌的诉求与精神所决定的高度。

中国人讲求含蓄的审美观,这同样也体现在传统画作中,藏中有露,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使思绪不止于画面,更发散至无穷。六法園茶器的画面中,皆藏露有度,言无至尽;此外,简约的画面设计也是一重要特色,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简也是最难的。它的设计是做“减法”的,每一幅画面,几乎都是没有太多复杂背景的,能够舍弃的都不予以保留。

品牌发展到一定高度,工艺往往被品牌所“垄断”,因为无可替代。正如提到春风祥玉,大家立马会想到山水与釉里红;提到小雅,立即想到仿古与王步青花风格;说到九段烧,印入脑海的一定是重工青花;谈到六法園,联想的必然是简约素雅的文人瓷画。

与不少自谓当代“御窑”、“官窑”的品牌相比,六法園绝对称得上是低调的,很难得看到媒体的宣传报道。这是一种品牌的沉淀,所谓“曲高和寡”,工艺技法越是精湛,越是要忍受更多的寂寞,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心必须是绝对安静的。因此我们看到,一群志趣相投的“文人”,以他们对古典与传统的情怀,诠释着延续了数百年之久的“文人瓷画”。他们希望瓷上绘画这一经典的表现形式,能够重新为世人所认识。

我曾看过一篇针对景德镇制瓷行业调查分析的报告,其中指出由于当地“百代精工”的制瓷历史,工艺在这里并非稀缺资源,许多艺人能够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工艺水准。但为何成就极致产品的企业和品牌遍地难寻,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高昂成本决定的产品价位超出消费者心理价位区间;二是产品后续创新力不足。这两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六法園的品牌创始人不会不懂,但却毅然迎难而上,凭借的正是对自身在设计、工艺、营销等方面的自信,以及坚守的信念。

制器也是做人。在与六法園主人曹欢的交流过程中,我很快发现许多成功的关键因素,谦虚、坚韧、敢想敢做。最为重要的是,他能够持续不断地思考着品牌文化的内涵,拓宽其广度与深度,以包容的胸怀投入产品设计与研发中。而这,也正是作为一个品牌保持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前提。企业的生死存亡,往往与创始人及掌舵者的意志有着直接关联。六法園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其创始人对品牌发展方向的强势主导,以及主创团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

与曹欢有过数次眸面,敬重其为人。尤其在听到他对同行的评价时,我是有着些许惊讶与感动的。在行业中,常常听到某些品牌老总眉飞色舞地贬低同行品牌,甚至杜撰出某些“莫须有”的故事,将其骂的狗血喷头。这就是胸怀与境界的差别。

当下茶器品牌中,能够将传统文化解读、融合如此透彻而深刻的,在我看来并不多。而事实上,文化是中国器物美学的精髓,是古典主义审美观念的精神内核,承载着历史与情怀,失去文化内涵的器物是没有灵魂的。六法園的品牌文化定位是“文人瓷画”,事实上与“文人画”是一脉相承的。文人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淡泊宁静,以及飘逸雅致的生活方式,这也恰弥合了当代人们追寻自我、寄情自然的本真情愫。“杯中的自然”恰满足了这种闲适、恬淡的生活妙趣,置身于茶香四溢的氛围,徜徉于山水田园的意境之中,可赏可玩,可游可居。笔墨借画论“六法”分别诠释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种绘画境界。并以简约的构图与色彩风格营造出宋学的审美特质,从形式上真正展现出文人逸兴遄飞、随性放达的物道情怀。

当大家都在仿古的道路上拼得头破血流时,你采取了一种另辟蹊径的做法,便是睿智。后名窑时代,群雄并起,六法園作为景德镇“文人瓷画茶器第一品牌”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至少能将文化内核注入品牌基因,建构生活美学及独立艺术语言体系的,并且能够保持持续的生命力与原创力,以此看来,当代景德镇同类茶器品牌中难出其右。而作为藏家,我们也愿意看到更多更为精妙的茶器不断推出,备诸新意,续写经典!

4.jpg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文人 瓷画 茶器 六法園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温文婉转茶之道
下一篇:吕竹玉:用不确定的焰,烧出最笃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