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刻瓷学院
编辑

关外鬼才 抚顺锔刻瓷传人王振海

发布时间:2016-05-27 17:37:56 来源:东北新网网 作者:唐绮阳 田旭 编辑: 
摘要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如今,会这门绝活儿的艺人越来越少,而抚顺市“锔瓷”艺人王振海就是这为数不多者中的一员。王振海,字峨槙,号巧人,别号王老邪,世袭斋号乌龙堂。人称关外鬼才,艺苑怪杰,东北锔刻瓷第一人。民间艺人山东巧工“王神手”之孙,家族传承第五代传人。

15974126_752297.jpg
一锔活四方——记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振海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锔瓷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重新修复的技术,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如今,会这门绝活儿的艺人越来越少,而抚顺市“锔瓷”艺人王振海就是这为数不多者中的一员。

艺人简介:王振海,字峨槙,号巧人,别号王老邪,世袭斋号乌龙堂。人称关外鬼才,艺苑怪杰,东北锔刻瓷第一人。民间艺人山东巧工“王神手”之孙,家族传承第五代传人。独创《合璧书》347幅件。

变破损瓷器为艺术品

15974127_147912.jpg

15974128_912132.jpg

15974129_837742.jpg
王振海修复过的瓷器。

一个湖蓝色的茶盏,杯口里面“趴”着几只金黄色的小青蛙,在另一边的杯口上镶着半片金黄色的荷叶,一切组合得浑然天成,让人感受到“荷塘月色蛙鸣声”的意境。但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荷塘”下面隐藏的裂纹和杯外侧排列讲究的锔钉,一颗位置最显眼的锔钉上刻印着“王老邪”三个字——这是王振海的别号。

被称作“缝补生命,修补艺术”的锔瓷工艺,对于过去的中国人来说,瓷器不仅意味着生活器皿,还寄托着人文情怀。因为有着“惜物聚福,勤俭持家”的传统,所以诞生了锔瓷人这一古老的职业。

锔瓷人历史悠久,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窥见他们的身影。“很多时候,锔钉不止是修补瓷器,还成为了一个纽带,把瓷器上传承的情感又一次联系起来。”在北京雍和宫附近的一个锔瓷工作坊里,王振海一边研究客人络绎不绝送来的残器,一边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

“一个锔瓷救活了四样东西,锔瓷本来就是一种工艺绝活,做好它不但能将一件穿越时空的瓷器复活,还救活了一种传统文化,如果把这种绝活传到海外,则让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它国家和地区活起来。”王振海说。

王振海介绍,曾经有人抱着一个牡丹瓶来,要求在上面嵌一个“寿桃”。为什么要在牡丹瓶上嵌“寿桃”呢?这里面有讲究:瓶本身象征平安,牡丹有富贵的意思,平安、富贵都有了,缺的就是长寿了,所以要在上面嵌一个“寿桃”,代表长寿。

身怀24个锔活绝技

锔瓷有粗活和细活之分:粗活以锔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通常被称作锔锅、锔碗、锔大缸的锢炉匠,所用的工具大而粗糙;细活也就是秀活,过去多为达官贵人服务,所用的工具小巧精致,王振海做的就是秀活。

王振海祖传的锔活工具一共99件,是从老祖宗那传下来的,这也是如今中国保存完整的最后一套“金刚钻”,根据锔活的不同分别使用。王振海说,锔瓷绝活有24样72种136道绝技,包含嵌补、嵌口、包边、包嘴、镶包、嵌饰、做件、补件等镶嵌包锔法,不仅能将破损瓷器修饰完好,还可使其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工艺品。锔钉则完全用民间绝活锻铜工艺加工而成,美妙绝伦,有花钉、素钉、金钉、银钉、铜钉、豆钉、米钉、砂钉。其中花钉又称异形钉,可以设计成不同的花形。王振海的锔活跟一般锔匠的手艺不一样,也有24个锔活绝技,其中包括锔瓷、锻铜、雕刻、把件制作、速成刻字、古书装帧……他说:“锔活是手艺,更是巧手艺,最难在打眼儿。别小瞧打眼儿,打偏了不行,打深、打浅都不行,必须恰到好处,一锤定音。”

如果一件瓷器破碎,那么就代表它会成为一件废物,而锔瓷给它带来了二次生命,并赋予了新的意义和艺术妙用。王振海介绍:“一件瓷器坏损,我可以将几个梅花形锔钉镶嵌进瓷器的破碎处,修补处竟成为妙笔生花的亮点,也可用金、银、铜等材料来为瓷器包边美化。”

传授手艺展现匠人精神

15974130_006864.jpg
王振海愿把“锔瓷”手艺传授给更多人。

锔瓷在王家是隔代单传的技艺,王振海的爷爷“王神手”曾在北京琉璃厂经营了一家王锢炉作坊(锢炉匠是民间对锔活匠人的称呼),曾经是清宫里的御用工匠。王振海从4岁起,就跟着爷爷学习锔瓷,同时习武学文,练就了一身的“本事”。

作为锔瓷的第五代传人,年过六旬的王振海认为自己是家族的“叛逆”,因为从5年前开始,他就开班授课,把祖上传下来的只许“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的绝活教授给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求学的人。“2004年,我和另外两名锔瓷手艺人一同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等到几年后申请被批准,却只有我一个人领到了证书,另外两位手艺人已经去世……”这促使王振海下定决心,即使违背祖上规矩,他也要把掌握着的“24样72种136道锔瓷绝活绝技”传授下去。

“我收徒弟的标准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的规矩,看重学生的品德,品德不好,天赋再高也没用。如果没有天赋,可以通过努力,但品德如果不好,是无法弥补的。”王振海说,“重视品德不只是祖上传下的规矩,还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瓷器是美丽的,但是制作出的瓷器却是岩石泥土的再烧结,不可再生也不可降解。因此,一方面,锔瓷在现代可以是一门环保的手艺,防止了资源的浪费,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锔瓷修补的是人们对于古老瓷文化的缅怀,它留住了人们对于久远历史的记忆。王振海认为,今天,我们需要用一种新时代的角度与观念来对待传统文化,应该让这种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形式传承给下一代,并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锔刻瓷 传人 王振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清代、民国时期的刻瓷艺术
下一篇:淄博古窑村,那些埋藏的陶瓷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