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名家名作
编辑

【原创特稿】工笔写万物 纤纤绘人生——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罗媛的刻瓷艺术世界

发布时间:2016-06-09 09:53:12 来源:原创 作者:隋旭光 编辑: 
摘要 出生于艺术世家,毕业于轻工美校,师从于诸位大家,游历于名山大川,从事刻瓷绘画艺术20年来,她以一双纤纤细手,创作出大量绘画及刻瓷精品。

罗媛.jpg

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罗媛

出生于艺术世家,毕业于轻工美校,师从于诸位大家,游历于名山大川,从事刻瓷绘画艺术20年来,她以一双纤纤细手,创作出大量绘画及刻瓷精品。

她的工笔花鸟和写意山水,在刻瓷艺术界独树一帜。

她是一位文静的女子,却像是一位孤独的登山者,年逾不惑,再赴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和清华大学进行专项研修,攀援陶瓷艺术的巅峰。

她叫罗媛,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第五届淄博文学艺术奖获得者。

厚积而薄发,视艺术为毕生追求

2016年6月4日,一个燥热的夏日。

走进罗媛工作室,便如走进了艺术的闺房——这是一个属于女性的艺术世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个纤纤弱弱的女子,用一双纤纤弱弱的细手,雕刻着春江水暖,绘制出雨打芭蕉。

丁丁当当,是她奏出的乐曲声声。

罗媛,1972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艺术世家,其父是我国著名刻瓷艺术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罗晓东先生,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自幼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1994年,罗媛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以优异成绩从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服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淄某部彩印厂担任美工设计。其间,她学以致用,设计创作了逾百幅作品。1995年,罗媛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专业从事绘画及刻瓷艺术工作。

“我从小就喜爱艺术,特别是绘画,只要是和绘画沾边的一些东西,我都喜欢涉猎,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里面,有父亲对我的影响,使我具备了别人所不具有的艺术氛围,我觉得最主要的,是热爱。”从五六岁起,罗媛就模仿着父亲的样子,拿着画笔在纸上、墙上、木板上、地板上涂鸭,九岁那年,参加了淄博市少儿美术比赛。

“我画了两条金鱼,获得了一等奖,当时我是在淄博瓷厂子弟小学,老师领着我们到市里领的奖,画画,是我童年里最快乐的事情。”面对面的交流,我们走进了罗媛的绘画刻瓷艺术世界。

中学毕业,罗媛考入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开始系统地接受专业教育,徜徉在艺术的世界里,罗媛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在省轻工美校专业学习了四年,与美术有关的科目,包括绘画、陶瓷、装潢、造型……都有所涉及,学得比较杂,范围也比较广,这是我走上艺术道路的启蒙教育。”多少年之后,每每回忆起自己的从艺之路,罗媛的内心深处始终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

走出校门之后的艺术道路异常艰辛,罗媛说,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

“艺术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过去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真正走上艺术的道路我深深地感受到,十年是远远不够的,你的作品是否新颖,大众是否喜欢,自己要不停地努力,吸收各种营养,才能够拿出一件好的作品——艺术家最终是要靠作品说话。”1995年,罗媛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不断与同行交流,拜老师求教。

工笔兼写意,视创造为至瑧境界

创立自己的工作室,罗媛的艺术之路,是从刻瓷开始的,多年之后,逐步转向彩绘创作。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我就会刻瓷,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化产业刚刚兴起,我有一个信念:只要能吃上饭,我就一直会从事艺术创作,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绝不回头。”作为一名知性的女子,罗媛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十分淡薄,在她看来,生活就是满足基本的温饱和衣食住行,有多就多花,没有就少花,而对于艺术的追求却是孜孜不倦,近乎苛刻。

罗媛擅于绘画,其作品以工笔花鸟为主,兼及写意山水。她的工笔花鸟画,静观万物,静如止水,典雅通透而不现一丝波纹,凝视良久,恍如心存世间万物皆无纷争。

罗媛精于刻瓷,她把工笔画技法及写意的用笔,融入到刻瓷艺术,形成了工笔与写意相间、以工带写的刻瓷艺术风格,刻制出许多匠心独运的艺术珍品。

2002年8月,罗媛的刻瓷作品《奥运喜讯》荣获“第一届全国刻瓷艺术大奖赛”二等奖;2003年9月,刻瓷作品《艺》获山东省陶瓷大奖赛优秀奖;2004年8月,刻瓷作品《肖像》获“第二届全国刻瓷艺术大奖赛”三等奖,并获“春秋陶坊”杯山东省陶瓷精品大奖赛三等奖;2006年6月,应邀参加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2007年4月,刻瓷作品《和平之声》荣获第五届淄博文学艺术奖;8月,刻瓷作品《和平之春》和《童年的梦》在2007年“泰山杯”山东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第二届山东省青年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中荣获大奖并被收藏;9月,被山东陶瓷工业协会评为“山东省杰出青年陶瓷艺术家”荣誉称号,并应邀在陶博会现场作刻瓷艺术表演。

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解,罗媛在创作刻瓷艺术作品时,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到刻瓷艺术当中,形成了工写相间、兼工带写的刻瓷艺术风格,《秋江双雁图》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她在一座直径72厘米的陶胎黄釉盘上,以传统工笔花鸟画技法结合平、侧、点、跳等刻瓷刀法,并利用陶盘釉面本身的黄色为底色,把两只芦雁伫立寒汀,瑟瑟秋意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作品获2008年“泰山杯”山东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第四届全国刻瓷艺术作品大赛银奖。

工艺技术的熟练,对于每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根源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罗媛自幼随父学艺,及至美校毕业从事专业创作,尤以工笔花鸟及陶瓷釉上彩绘见长,兼及小写意山水,若没有笔墨功力作为基础,要想达到随心所欲、挥洒自如,是绝不可能的。她创作的《秋菊凌霜图》釉上彩绘卷筒即为此类代表,该作品采用景德镇手拉坯陶瓷制品为载体,在一高约40厘米,直径近20厘米的直筒状书画卷筒上,取菊花、鹌鹑为题材,以工笔白描为主,结合釉上点彩的装饰技法,充分借鉴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勾、染、洗、冲等技法,并将卷筒口沿及底足各5厘米许青釉色调融入到画面当中来,一幅生机盎然、和谐生动的“秋菊凌霜”呼之欲出。

为了达到至瑧无瑕的艺术境界,整整一年间,罗媛日日伏案雕凿,伴随着丁丁当当的刀凿声,三幅工笔刻瓷艺术作品横空出世。

每一件都是精美绝伦,无可复制。

天道者酬勤,视巅峰为攀援目标

在刻瓷艺术的世界里,罗媛是为数不多的女姓佼佼者之一。凭借自己的不懈追求,她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等诸多荣誉,是第五届淄博文学艺术奖获得者。

大师靠得不是名头,最终是靠作品说话。罗媛每拿出一件作品,总是能够引起不小的震动。人们不禁会问:才情罗媛的创作之源,为何总能源源不绝?

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发现艺术,就在哪里进行构思。

每到一处,罗媛看到新鲜的山,新鲜的水,新鲜的事物,总是用随身携带的画笔,勾画出写生的轮廓,这是吸收的过程,积累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创作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

随时随地进行创作,天地间的精华就是罗媛进行艺术创作的源头,如涓涓细流汇聚在一处,想不出精品都难。

“时间总是能够挤出来的。”罗媛说,天道酬勤。

吸收、积累、理解、构思、创作……罗媛十指纤纤,任意挥洒,随心所欲。

然而,罗媛并没有因为获得了这许多荣誉,而停止追求更高艺术境界的脚步。当她一次又一次地家在自我,征服了一座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之后,站在山顶眺望,云雾之中,还有更高的山峦,更高的艺术境界。

罗媛,决心要去攀援,去征服更高的山峦。

2014年,罗媛赴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研修学习,于2015年1月结业;2016年3月开始,又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师从霍春阳老师,对传统绘画进行专项研修。

“艺术家的风格养成,是一个从共性到个性的过程,其成熟需要先天的灵秀,后天的教化,人生感悟的积淀。”罗媛说,在艺术的道路上跋涉前行,无怨无悔。(隋旭光)

罗媛作品欣赏:

国画-兰花.jpg

国画-兰花

国画-春江水暖.jpg

国画-春江水暖

国画-月季鹌鹑.jpg

国画-月季鹌鹑

国画-凌波仙子.jpg

国画-凌波仙子

青花-清韵.jpg

青花-清韵

青花-鱼乐图.jpg

青花-鱼乐图

青花-秋实.jpg

青花-秋实

陶瓷-版纳风情.jpg

陶瓷-版纳风情

陶瓷-荷趣.jpg

陶瓷-荷趣

陶瓷-秋江双雁.jpg

陶瓷-秋江双雁

陶瓷-四季.jpg

陶瓷-四季

陶瓷-荷塘逸鹭.jpg

陶瓷-荷塘逸鹭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原创特稿 罗媛 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 流光溢彩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尹干刻瓷艺术作品欣赏
下一篇: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阎先公设计,阎骏刻瓷《二十四孝》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