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名家名作
编辑

【独家特稿】王一君:大道至简真功夫 道法自然真性情

发布时间:2016-04-09 15:50 来源:原创 作者:周天智 编辑: 
摘要 王一君大师在一把青瓷壶上刀雕斧凿,叮叮咚咚一番过后,一只蜻蜓栩栩如生跃于壶上,背腹处纹理清晰,翅膀上脉络自然,仿佛轻轻一触它便会飞走。

内敛中不失豪放,孤绝中灿如星斗。这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一君为人品质与艺术格调的写照,在陶瓷艺术上,他追求的是融会贯通、游心所在;在精神境界上,他追求的是尊重历史、敬畏自然;两者相融,使得他的作品在方寸之中,透露出灵奇、不拘一格的心境,成为山东淄博陶瓷艺术界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陶瓷艺术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艺术相通 气韵为根

2016年3月20日,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王一君工作室。中国刻瓷艺术网一行现场观摩。

王一君大师在一把青瓷壶上刀雕斧凿,叮叮咚咚一番过后,一只蜻蜓栩栩如生跃于壶上,背腹处纹理清晰,翅膀上脉络自然,仿佛轻轻一触它便会飞走。

QQ图片20160616234441.jpg
王一君工作照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这句古话像是为刻瓷量身定做的。作为中华陶瓷大师联盟副主席、中国刻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陶瓷分会副会长、国际柴烧陶艺协会副会长、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评委,王一君集众多职务和荣誉于一身,他的“金刚钻”来源于技艺之多、融会贯通。他不只是拘泥某一个领域,而是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各种题材都信手拈来,书画、刻瓷、彩绘、窑变釉、陶瓷设计等领域样样精通,甚至文学、哲学造诣也是功底非凡。

在王一君看来,一种艺术形态、艺术风格发展到极致就相对固化,在这个圈子里固守必然难以突破。他敏锐地意识到应该把自己置于孤绝之境,他对陶瓷艺术的钻研,不止于书画或雕刻刀法,而是对陶土、烧成、釉料等每一个环节都细心研究。他熟悉釉料,可以自己研究材质,自己造型、手拉坯、雕塑、烧制,自画、自刻、自己上色,陶瓷制作艺术在他身上是一条完整的链条,任何环节都不缺失。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情景交融、更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韵味,更富有创意和境界,真正赋予瓷器“生命”,让它灵动有韵味。

QQ图片20160616234505.jpg
王一君工作照

“艺术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系统完整了,作品才能环环相扣。如果刻瓷艺术家只会刻不会画,缺少了创作的环节,作品就不丰满了、不灵动了。”王一君说,东方艺术从根本上讲是气韵贯通型,气是东方艺术的特质,所有的文学和艺术有个大共性,就是“韵”。文学、舞蹈、音乐、陶瓷都是有韵律的,有的讲求形体韵律、有的讲究色彩韵律、造型笔墨韵律,气韵生动才是中华文脉的根。

“唯有艺术与哲学最终穿透生命的沉重与无奈,艺术是哲学的另一种表达。”王一君把用意设境、以境传意作为自己作品艺术风格的主调,在各种艺术形式之间自由转换、恣意畅游,情景和意境之上更深层次地追求和表达人的精神自由。

游心所在 大道至简

在王一君工作室的展架上,有一件作品格外引人瞩目——残缺的圆月上,寥寥几支寒梅透着清冷、幽香。

“其实,这原本是瓷厂工人不小心损坏的素坯盘,打算扔掉了。而我从小在陶瓷厂长大,知道一件陶瓷从泥巴到最终烧制完工需要几十道工序,要尊重劳动、学会珍惜,所以我就从新修坯,顺势创作了这个作品《清月》。如果按照辩证法来讲,一切都在变化中,要因势利导地合理顺应运用自然。”王一君说,这种溯源精神与当下先锋艺术的“原生态”直觉,有着相似的诉求,体现出了在内敛中不失浑朴、大气、粗犷、孤傲的品质。

QQ图片20160616234522.jpg
王一君工作照

在王一君的作品中,常常是寥寥几笔、几刀,画之至境是“真”与“简”。在王一君看来,真者,真性情、真工夫、真诚、真挚,性随其真,不违本心,则纯净,净则明远,作品必然幽绝深朴、蔚为大观;而简者,简约即无限,至简则生万象,任何艺术门类最终都要踏上由简至繁,再由繁归简的道路,陶瓷艺术更是淋漓尽致。一笔一墨、一刻一线,方寸之间可以汪洋恣肆,意味隽永。

王一君说,艺术之意境,是艺术家独创的意象,独辟的灵境。“游心之所在”是创造和欣赏审美意境的关键。“游心”,指专注的审美观照,涤尘去俗,凝神虚静的审美态度,一方面是深沉的静观,由表及里深入体验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是为客观物象转化为主观意象的重要前提。同时也要飞驰想象,超越时空,神行于天地之外。

QQ图片20160616234555.jpg
王一君品茶论道

王一君的每一件作品都在强调意韵、表现力。譬如他的窑变釉刻坯作品《愉悦心灵》,圆盘中央由白线勾刻一条鱼,线条虽如传统民窑纹饰一般简约却形神兼具,周围的窑变釉色彩斑斓,形成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整体形如一只清澈的眼睛,通往人心灵深处的一方净土,而眼中的鱼象征着如鱼得水的欢愉。作品角度新颖,留给观者巨大的想象空间。

王一君说,陶瓷艺术让他明白了尊重历史、敬畏自然。

国礼之瓷 走向世界

今年47岁的王一君,被誉为“国礼艺术大师”,十几年来多次应邀为国家领导人创作国礼艺术作品,一件件作品向世界彰显淄博陶瓷的魅力;他是赴韩进行中韩最高端陶瓷文化交流的唯一一位中国大师,70多岁的韩国名匠现场摘下标志自己国家级名匠身份的徽章赠给他,称赞他:“您才是真正的名匠!”

QQ图片20160616234629.jpg
王一君在韩国国家级名匠徐光洙的韩陶窑现场创作釉下彩

在王一君的工作室里,和他的作品摆在一起的,是“山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的牌子,牌子上的绶带和大红花鲜亮如新,这是他非常看重的东西。中国文化传承基地的设置就是为了向华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当下的文化承载、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延伸。2015年12月,工作室曾迎来100多个华侨的孩子们参观学习,王一君说:“一部陶瓷史就是一个中华文明史,这些孩子都出生在国外,作为陶瓷艺术的传承人,我们有义务怎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文化史和他们的根脉在哪儿。”

QQ图片20160616234652.jpg
韩国恒山窑林恒泽名匠等在交流讨论,王一君大师的现场创作柴烧后效果

2016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侨办和山东省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王一君与海外华侨华人书画陶瓷艺术展在山东省博物馆举办。刻瓷盘《云梦无尽》、国画《季往一如》《登高望远》、窑变釉刻瓷盘《瑞景宜翔》等作品让华侨以及国内观众见识了陶瓷艺术的魅力。

QQ图片20160616234714.jpg
王一君在韩陶窑现场的创作,经柴烧后出窑

王一君说,刻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标记符号以及秦汉时代的剥玉,清代乾隆年间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因为工艺难度较大几乎失传。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古老的艺术在齐鲁大地枯木逢春,令世界为之惊叹。“淄博成为中国刻瓷艺术的领头雁,代表着世界刻瓷艺术最高水平,我们要传承创新,用精湛的技艺激励着淄博刻瓷艺人不断前行。”

QQ图片20160616234742.jpg
中韩最高端 陶瓷文化交流

QQ图片20160616234808.jpg
中韩最高端陶瓷文化交流

这个淄川普通陶瓷艺人的后代,这个自幼喜欢跑到瓷厂生产车间制作各种“作品”的陶瓷大师,正通过自己的坚守、创新,为淄博国礼瓷走出国门,增进国际友谊贡献其力量,成为淄博人乃至是中国人的骄傲。

王一君先生简介:  

王一君,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2013年4月应邀创作完成了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期间赠六国元首的国礼艺术作品。2013年12月应邀创作完成了玻利维亚总统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赠莫拉莱斯的国礼陶瓷艺术作品。十几年来多次应邀为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和国务委员等领导人创作国礼陶瓷艺术作品数十件,深得广泛赞誉。应邀担任清华大学《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编委、《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作品集》编委,应邀为中共中央党校等党和国家重要部门创作大型艺术作品。

作品格调高雅、韵味别致,注重形式与哲思以及材质和技法的融汇与创新,2009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天工艺苑百花杯”最高奖特等奖,突破并保持了山东工艺美术领域的历史最高奖项纪录。多次荣获全国金银大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奖项,以及泰山文艺奖等奖项。作品载入中国美术馆编纂的《天工开物——中国工艺美术作品集》,多次应邀赴许多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作品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馆、法国卢浮宫、英国珍宝博物馆等重要艺术展并被收藏。

中国刻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柴烧陶艺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山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委、中国第十届艺术节系列展工艺美术评委,多次担任中国刻瓷艺术创新评比评委和山东陶瓷艺术创新评比评委,《中华陶艺》2013十大关注人物。

王一君先生作品

QQ图片20160616234829.jpg
王一君国画《福厚至乐》

QQ图片20160616234845.jpg
王一君国画《福慧丰盈得至乐》

QQ图片20160616234906.jpg
王一君国画《福慧通灵》

QQ图片20160616234926.jpg
王一君国画《硕寿福厚图》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2
关键词: 王一君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淄博陶瓷 中国刻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中国刻瓷艺术大师张明文:一生相伴刀凿声
下一篇:【独家特稿】再访张明文: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