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名家名作
编辑

阎先公谈创作(九)瓷板画——长征路上

发布时间:2016-06-06 15:27:54 来源: 雅藏趣 作者:阎先公 编辑: 
摘要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师;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刻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淄川区美协主席、淄川文化馆馆长。

艺术创新之路

长久以来,我在探索陶瓷颜料的使用,釉上彩陶瓷颜料有水色和油色,水色通常用胶水研磨,画到瓷上,使其坚固,也就是墨稿,然后用油色颜料上色,相互不受影响,作画自如。有时我发现,有人使用水色来画,并出现许多肌理效果,很精彩。

我也要研所研究,我像着迷一样,用水和色在瓷板上翻来覆去冲画,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一遍画一遍擦,无数次的试验,就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一次画烦了,我用笔在瓷板上乱挍划一通,又把手边的一些油料乱摔了上去,不一会出现了奇迹,一堆堆白色的像是蘑菇石形成了,一圈一圈的,非常好看,真的像石头,并且能感觉到他的硬度,我很兴奋,舍不得擦掉,但只有这块所谓石头有啥意义。我寻思在石头的前后画上两个人物,一个是小姐,一个是丫鬟,她们利用石头做掩护在捉迷藏,再在石头的上方画上一枝梅花,并把石头遮挡一部分,但那精华部分保留不动,再提上“春趣”画名,一幅较满意有新意小品完成了。

然后我回忆用当时的方法在重复画一遍,但这种效果再未出现,我很珍惜这次收获,所以把这件作品定为非卖品,保留在我的展室里。(图一)

1.jpg

“陶瓷肌理”画法

只要你经常不断的在摸索,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甚至出现许多精彩的抽象画面,耐人寻味,如果你缺乏厚实的功底和艺术修养,往往这种探索会搁浅,深入不进去,只有靠你的知识和才华,才能使探索的收获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扩展。

2.jpg

如春傲(图二)这幅作品,用肌理手法画了几棵大树,其效果还好,如果不用一组黄色的山花画在树的前面,就达不到现有的效果。这既能破几棵树的呆真,又使其有对比变化。

3.jpg

还有一幅叫“巡视”(图三)的瓷板画,在这幅画中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法把森林中的草丛表现的生动有趣,既有覆盖雪的感觉,又有乱草丛生的质感。如果不加人物也能成为一幅风景画,一旦加上骑马的战士,给您的感觉就不一样,它有了一定的主题内容,表现了战士们在风雪中巡逻护林,保卫边疆。其内容和意义就提高了许多。

4.jpg

几棵大树疏密有致,体现一种挺拔健壮,或因肌理效果而给您一种有趣的观赏,当您在树的后面画上几个有站有坐的人,他们在聊天,虽内容不知,如果用上三国演义中唱的那首主题歌中“古今多少事”自然会想到“都付笑谈中”这种作品就活了,有了较深的寓意。(图四)

由此可见,你不管用什么形式和手法,或者探索到什么新的表现手法,都要和一定的内容相结合,才能使其更有效的发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5.jpg

    在这里又提出了新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如果一个艺术家,不能加强学习,吸收新鲜的东西,探索新的材料和手法,即便你功底再深,内容再好,也只能画出所谓的好作品,但算不上是有新意的创新作品。

6.jpg

 但反之,你能摸索到一些好方法,而你没有深厚功底和修养,你看着它只发呆,不知怎么运用,怎么发挥,或者用这种方法表现什么,或者在运用的过程中达到什么程度,既不过,也不欠,或者又滋生出什么新形式,又怎么去驾驭,这一切又离不开功底知识和修养。

7.jpg

可以这样说,没有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是一种老面目,陈旧派,或叫保守派。缺乏一定的内容而只是在玩弄几笔,只能叫笔墨游戏。所以要出现好的作品,既要靠作者的灵活、敏锐、善动脑、肯钻研、又要靠艺术家的深厚功底、踏实的工作作风,广泛的知识和高深的艺术修养,所以当一切条件都具备了,艺术修养决定一件作品的品位高低。

8.jpg

人的艺术修养是随着你的年龄、知识、阅历、实践而慢慢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到的。有知识、有修养、有眼力的人,他能分辨出作品的好坏和品相,而无知识,修养不高的人,他分辨不出作品的优劣,自然他更不能搞出好的作品,也就说社会上只能有眼高手低的人,而不可能有眼低手高的大画家。

厚积薄发 瓷板画“长征路上”

我是位自学者,现在说来或许是位专业的艺术家了,因早已退休,却终日只干着一件工作,就是在画画。受大气候的影响,也要走创新的路子,这既与时代有关系,也与自己的性格有关系。我在艺术上不属于保守派,我喜欢搞些新的东西,更乐于把新的收获运用到作品中,与合适的内容相结合,产生出有新意的好作品。

我把前段收获的所谓肌理方法运用到“长征”这个大题材上。试图搞一组有新意的“长征路上”瓷板画。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冲破国民党的追击包围,行程两万五千里而安全到达陕西的一次伟大壮举。其经历的艰难、激烈的场面,生动的故事,神奇的传说,奥妙的智斗,惨烈的斗争,舍生的搏杀,血肉的情感......为国为民,壮哉壮哉。对这伟大严肃的题材,我只想用所得到的这类技巧结合相关内容,表现几个情节。长征,其实是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指挥红军的大运动战,也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团结战斗完成的一次革命斗争,我的重点放在表现人物上。但人物又离不开背景,而背景既有真实的景点,也有作品中假设的景点,这正是肌理手法来表现得内容。也是真实与想象之间,现实与浪漫之间的结合。

9.jpg

(图五)这幅作品,占画面很大的是用肌理手法画的两棵大树,其寓意不必多说,但气势宏伟,满是红叶,说是季节也行,象征成熟也行。用他把毛泽东,朱德骑马的高大、魁梧形象衬托出来,使画面既新颖,又有一定的高度。

10.jpg

(图六)这幅画,用肌理手法画了十几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如果用它比喻长征的壮行、共产党的伟大也不过分,关键是如何利用树的空隙,把一支有毛泽东和周恩来率领的骑兵表现的充分恰当,形成竖与横的对比,线与面的对比。

11.jpg

图七)这幅画是表现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与长征队伍翻山越岭的画面。对这三个人物的动势是我瞬间画完的,一看就很满意,就没作调整。有时调整后的效果还不如瞬间画出来的生动。在画的过程中,只是对毛泽东的左手位置和手势修改过几次。其余的人群,包括前面的几位相互搀扶的战士和后面爬山的战士都是想好后一气完成的。山坡人物,后面的山,还有山坡上的树,都是用的肌理手法。

 当这套作品展出在山东省每年一度的创新评比展览会上,引起大家的兴趣关注,因本届展览我是评委,作品不能参评,只获得评委特别奖。有人提议说,您最后的这件作品完全可独立搞一幅大的,很有气势。

 后来我也把它画在高70厘米宽117厘米的大瓷板上,除构图人物关系基本不变外,但在表现上改变了手法,这一次采用油画的画法,强调明暗关系、光影。后面的山用的是虚实块面,前边的山坡上,用写实手法画出雪渐融化后而露出带绿的小草,这意味着大雪寒冬过后,草木复春,比喻长征即将胜利的希望,这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革命乐观的精神和身态呼应和谐。前一组人物的投影,增加了色彩变化和真实感,形成一幅截然不同的生动画面。这幅画现陈列在中国陶瓷馆。(图八)

12.jpg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阎先公 刻瓷 长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阎先公谈创作(八)刻瓷“二十四孝”和“疯狂世界杯”
下一篇:山东陶瓷艺术大师-聂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