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天下刻瓷
编辑

远宏《跨界的启示:融合·创新》

发布时间:2025-08-15 来源:刻瓷技艺创新  编辑:王蓓蓓
摘要 8月14日下午,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二级教授远宏以《跨界的启示:融合·创新》为题,为全体学员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分享。

8月14日下午,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二级教授远宏以《跨界的启示:融合·创新》为题,为全体学员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分享。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群星、副院长高明伟、徐婷婷老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侯刚以及齐鲁师范学院王宇宇老师参加此次活动。讲座由项目负责人怀康教授主持。


讲座内容

讲座中,远宏教授以“界·尚——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为切入点,围绕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艺术家作品以及现代陶艺的导向三个核心内容展开阐述。

他指出中国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终是社会生产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造物活动之一。当代陶艺的艺术特征已从注重“材美、工巧、致用”的物质功能价值取向,转向更加注重“思想与观念碰撞”的精神性艺术文化领域。这一转向使其融合了当代工艺文化与现当代艺术文化的双重基因,从而彰显出中国当代陶艺极具跨界性的艺术特征。

现代陶艺早已超越了特定专业领域或艺术精英的专属范畴。在电子技术、互联网及5G技术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当下,陶艺将成为人们维系与自然连接的一种独特方式。通过陶艺创作过程本身及其与现实的深刻互动来寻求和体验美,将极大地拓展人的视野,助其自然而然地融入当下的生存语境。

他强调,陶瓷艺术创作的跨界与融合,既要向传统和其它艺术门类借鉴,又要避免沦为其它艺术类型的附庸。在陶艺创作中倡导既要符合陶瓷工艺和材料的独特艺术审美规律又要体现艺术家独特、自由的风格表达。重视推动中国现代高水准、高质量、个性化日用陶瓷设计和容器设计的发展。另外,他还鼓励青年艺术家既要掌握娴熟的陶瓷创作技艺,又要明了自己的责任和迈向未来的使命担当。

刻瓷艺术作为陶瓷艺术的重要分支,其创作同样遵循此理——唯有通过有深度的跨界融合,才能催生独具一格的作品。为学员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示:在创新中守护本源,在融合中彰显个性,方是艺术发展的真谛。

最后,远宏教授说:“ 如何构建具有当代人文精神的陶瓷艺术,在我们确立当代文化身份的大背景下,对中国陶瓷文脉的重建及陶瓷产业的振兴应该从陶瓷本体的语言去寻找规律,寻找契合心灵的感觉至关重要。”

远宏教授凭借其深厚学养,为学员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艺术交融的学术盛会。其论述兼具理论洞见与审美魅力,不仅滋养了学员学识,更激发了他们对陶瓷艺术与刻瓷艺术创新性融通的深入思考,为创作实践奠定了坚实根基。

讲座结束,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群星与项目负责人怀康教授共同为远宏教授颁发授课教师聘书并同与会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专家介绍

远宏:198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山东现代陶艺研究院院长,山东省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艺术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华窑口文脉体系传承与发展研究”;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龙山黑陶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以及“龙山黑陶”现代艺术作品巡展;担任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美展评委。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远宏 中国刻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推进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董善习大师、耿庆雷教授、任允鹏教授为学员做重点知识强调与作品辅导